本文尝试介绍PET-CT在肺部结节的应用和局限性,供医生参考。
作者
范则杨
来源
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随着CT扫描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肺结节被“偶然发现”,医生不得不面对评估CT偶然发现的肺结节,因为发现早期恶性结节可大大改善患者预后,鉴别良恶性结节可避免患者接受不必要的诊疗。
薄层CT、增强CT可提供结节很多重要信息,医生常根据结节形态、随访过程中的大小改变、结节边缘、钙化情况、增强方式判断良恶性。
随着PET-CT的发展,PET-CT重要功能之一就是鉴别病变良恶性,因此医生可以多一种选择。但是在中国,PET-CT检查价格昂贵(-元)、自费(大部分地区),且PET-CT患者受辐射剂量较大,医生在选择这种纯检查手段时面临不小的压力,常常需要面对患者的“质询”。而且医生和患者都需要知道,PET-CT不是“万能”的,不一定能回答良恶性的问题。因此本文尝试介绍PET-CT在肺部结节的应用和局限性,供医生参考。
图PET-CT检查设备
Fleischner学会将肺结节定义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或不清的≤3cm的不透亮区”。肺结节可被大致分为良性和恶性,代表不同的疾病。
图肺部实性结节鉴别诊断
肺结节在不同患者的意义可能不同,已知肿瘤患者,肺内结节需要怀疑转移,而既往健康的患者,实性结节是良性的可能性较大。但在临床实践中,大部分肺结节性质是不确定的。恶性征象包括边界不规则、分叶、放射状毛刺等,但多达21%的恶性病变没有典型征象。结节中的钙化成分也能提供线索,如下图。
CT增强检查具有较好的准确性,恶性病变增强后强化可能>20HU,且具有对比剂流出倾向。
除了CT检查,现在PET-CT已经较为普及,全称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使用18F-FDP放射性同位素,恶性结节因代谢增高,往往摄取更多这种物质,不仅可定性测定,还可半定量测定病变标准摄取值(SUV)反应结节摄取情况,SUV越高,恶性程度及侵袭性越大。部分文献报道SUV2.5-3.6有意义,但有学者认为SUV测量影响因素极多,难以定量判断。
图PET-CTSUV从低到高色彩示意图
图结肠癌患者,CT发现肺结节,左图CT,中图PET,右图PET-CT融合图像,右图可看到结节明显“高亮”,SUV10.9,提示代谢活跃,活检证实为转移癌。
但医生不能认为PET-CT是“万能”的,这个检查仍然有很多局限性和陷阱。
首先医生应学会阅读PET-CT图像,避免错误理解检查结果。医生需要了解,这个检查敏感性高于特异性,因为FDG是反应葡萄糖代谢的物质,许多良性疾病,如肉芽肿性炎症,感染等炎性过程葡萄糖代谢也能升高,带来假阳性。
另一方面,许多恶性病变检测仍然存在困难,如病变过小(7mm),代谢活性低(高分化肿瘤如细支气管肺泡癌BAC、原位腺癌AIS),或患者血糖较高都限制了PET-CT的应用,带来假阴性。
图全身PET-CT冠状位重建,可见左肺高代谢病灶,脑、心肌为生理性高代谢,膀胱处为药物聚集。
图消化道肿瘤患者,CT提示左肺下叶结节,该结节PET-CT为低代谢,术后确诊转移瘤。
限制PET-CT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花费问题,笔者查询美国全身PET-CT全身扫描价格高达-美元,北京PET-CT价格普遍在-元,且医保覆盖有限。因此很多医生在考虑PET-CT时,较为慎重。
有学者指出中低风险患者,CT发现>8mm肺结节,可为PET-CT适应症。Fleischner学会肺结节处理指南及ACRLung-RADS?指南均主张应个体化决定是否进行PET-CT检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