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随着体检的普及和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发现肺结节的人越来越多。其实,发现肺结节不必过于恐慌。小结节需要重视,但并不一定都要手术切除。本期,我们邀请权威专家来给肺部结节做个“解剖”。一亿国人有肺结节拿到体检报告时,30岁的刘先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CT报告上写着“肺结节”。这可把他吓坏了,自己这么年轻,生活作息规律,也不抽烟,怎么会有肺结节呢?会不会发展成肺癌?面对这个满脸恐惧的年轻人,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朱晓莉告诉他,发现肺结节不可忽视但又不必恐慌。肺结节是指肺内直径小于3厘米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型病灶,显示在CT或胸片上就是一团阴影。我国肺结节患病率为10%~20%,约有1亿患者,其中万是小于8毫米的小结节。医院年1~6月的数据显示,接受胸部CT检查的人中,46%的人有肺结节。其中,5毫米以下微小结节患者占比最高,约为69%,有人;5毫米以上的有人(女性人,男性人),而纯磨玻璃样结节占21%。
人们对“肺结节”很紧张,主要担心它是肺癌。首都医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张树才说,90%以上的肺结节是炎症、淋巴结、结核或真菌等,因此绝大部分是良性病变;只有约2%的肺结节有恶变可能。
肺结节根据密度分为实性(密度很高,像石头一样呈钙化状态)和非实性(密度非常低,有时是气体)两大类,后者又可分为纯磨玻璃结节和混合磨玻璃结节。其中,纯磨玻璃结节如果下次复查不消失,则肺癌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增长速度慢,随访2~3年不变化则可能为良性。而混合磨玻璃密度结节的肺癌可能很大。实性结节,良恶性均有可能。
中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黄进丰表示,一般来说,肺部结节越大,患癌概率越高,但并非绝对。“医院曾做过70岁以上患者的肿瘤病变判断,发现肺部结节超过3厘米,年龄在70岁以上,基本可诊断为肺癌。当然,结节是否是恶性,主要看结节的影像学特点,其次才是大小。”从事烹饪、重度污染、有毒化学物等相关工作,吸烟或接触二手烟较多者都是肺癌高危人群,发现肺部结节时应提高警惕。医院影像诊断科副主任医师王显龙表示,是不是肺癌,可先看影像报告结论,如有粉尘吸入史、吸烟史、其他恶性肿瘤病史等,要告诉影像科医生。
定期复查,前后比较
尽管肺结节良性的可能性较大,但仍不能放松警惕。27岁的周先生突然出现发热、咳血,CT检查发现左肺有结节状影,直径3厘米,进行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改善,于是未遵医嘱按期复查。一年后,他出现胸闷不适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发现已是肺癌晚期,失去了最佳手术机会。
朱晓莉说,很多患者凭症状给自己“诊断”,尤其年轻人不把健康当回事,结果耽误治疗,非常可惜。小周如能定期复诊,发现结节仍然存在或增大,并遵医嘱做螺旋CT检查早期确诊肺癌,即可尽早采取手术等措施干预,有很大的治愈机会。朱晓莉强调,早期肺癌的10年生存率可达92%,基本都能治愈,能和普通人一样活到七八十岁。
陈海泉指出,对于肺小结节,一定时间的观察是最好的鉴别诊断。目前,低剂量螺旋CT可筛出3~4毫米的小结节,此时光靠形态一般不能分辨出良恶性,可按照国际上认可的标准定期随访,不需要手术治疗。有经验的医生通过3~6个月的随访观察往往就能得出结论,准确率约95%。对于结节直径6毫米~1厘米者,则不可掉以轻心。
张树才表示,随访中,CT片子是最大的宝库,一定要留存好。CT显示的是横断面,可以非常清楚地显示病变的特点和位置。对于实性结节,建议1~2个月复查一次;对于肺部磨玻璃样结节,建议3个月复查一次。复查后,对比前后两次结果,如果结节缓慢长大,说明结节为恶性;如果结节缩小了,那么良性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当然,这些不是绝对的。有时,结节虽然不变,但也可能是恶性的;极少数结节明明病灶缩小,但最后发现是恶性的;有些结节长大了,但可能只是炎症加重。因此,随访复查要持之以恒。
朱晓莉最后强调,肺结节的管理应形成体系。按病灶大小分,小于5毫米的医院管理;5~10毫米的小结节医院如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管理;超过10毫米的肺结节则应该尽早诊断,及时治疗。
性质不明,肺部穿刺
肺内发现小结节,如何确诊是否肺癌呢?纤维支气管镜、CT定位下穿刺、痰细胞检查等能进一步明确诊断。
张树才指出,穿刺活检是补充CT诊断的依据,可明确病人是否为肺癌。复查CT时,影像显示非常像肺癌,则需要立刻做穿刺来明确诊断,安排后续治疗;如果显示肺癌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则不急于做穿刺。穿刺的操作非常精细,不会造成病变扩散。陈海泉进一步指出,尽管边缘有毛刺是众多“坏结节”的标志,但也不是每个“坏结节”都会呈现出明显的特征。比如,磨玻璃病变的结节,边缘的毛刺及分叶都可能不是很明显,需要医师结合结节的大小、形态、位置、高危因素做出充分评估,并给予个体化处理建议,例如参加第二年筛查、随访复查、抗炎后复查、穿刺活检、胸腔镜或微创手术活检等。
黄进丰说,胸外科医生如果认为肺部小结节是肺癌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符合手术的适应证时,会建议患者直接手术。有时医生判断肺部小结节为肺癌的概率并不是很高,但长期诊断结果不明确,担心时间长了会影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同时,患者因为年龄较大等原因,不适合手术,这时选择穿刺活检既能尽早明确诊断,又不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穿刺活检的准确率大约为80%~90%,部分患者由于病变的位置和形态等原因,并不能完全确诊。另外,穿刺活检有一定的风险,大家不能为了担心肺部结节而随意进行该检查。
确诊恶性,微创切除
万一真的进展成肺癌,是不是要动刀子?朱晓莉说,绝大部分体检或早期筛查发现的肺部结节,即使确诊是癌,也基本处于肺癌早期,可用微创手术来治疗。有些早期肺癌并不需要化疗和放疗,只有极少数的实性结节,如果病灶直径很大或合并淋巴结转移才需要化疗。
发现肺结节后,过度恐慌的人不少,但毫不在乎、不按期复查的也大有人在。有些人的结节增大很多,甚至已有癌细胞转移,原本微创手术就能解决的问题,最后不得不面临化疗、放疗等治疗。
陈海泉指出,对于高度怀疑的“坏结节”,若处于肺叶外周部位,可考虑通过微创手术进行局部切除术,在清除“危险分子”的同时尽可能保存健康肺组织,保留肺功能,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如果小结节处在肺叶靠近中央的位置,不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即不论具体情况统统进行“肺叶切除术”。因为,摘除那些身处肺叶中间的小结节,在手术中需要切除整个肺叶,若术中病理证实是良性的,这将对患者的肺功能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来源:生命时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