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血查肺癌杭州上千人做了这项检测,到

/12/20

“小结节”这三个字,就是体检报告单上的“定时炸弹”,当肺部、甲状腺上检查出了小结节,大家总会忍不住犯嘀咕:“这到底是不是癌?”。

在肺癌检查方面,低剂量螺旋CT被越来越多的的单位加入到体检项目中,取代了胸片检查,肺癌早期发现率也在逐年提高,可让人尴尬的是,低剂量螺旋CT虽然拍得更清楚了,“误诊率”却增加了——高达96%的假阳性率,意味着每检查出10个肺部小结节“病人”,就有9个健康人白白担惊受怕。

好在这样“误诊率”超高的检查将成为历史,来自杭州的一项科研成果,可以让早期肺癌诊断准确性达到98.2%,这是由浙江省医科院分子医学中心主任王孝举博士医院马胜林院长团队共同合作的成果,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相关产品很快将在市面上推广。

这项研究概括起来,就是用一滴血检测肺癌。

一滴血到底是怎么检测肺癌的?

王孝举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年之前,他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做癌症研究,他和同事们筛选出了前列腺癌的几个肿瘤标志物,也就是说,只要针对这些标志物的专门检测,就能很快检测出病人是否得了前列腺癌,而要提取这些肿瘤标志物,只要1毫升的血液就足够了。

年回国后,他开始着手研究肺癌的早期诊断。“肺癌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高,针对它的研究更有意义。”王孝举说,根据年的数据,全球范围内每年有12万人患上肺癌,而每年因肺癌死去的人数达9万人,占所有因肿瘤死亡病人的27%。

在肺癌检查时,尴尬之处就在于小结节的假阳性率太高了,特别是直径小于1cm的小结节,低剂量螺旋CT也拍不清楚,医生很难判断是否患癌。

?

要确诊是否为肺癌,必须通过组织穿刺检查,而这个步骤会对病人的肺部造成严重创伤,在王孝举看来,能够复制“一滴血检测前列腺癌”的成功,对人类社会都是巨大的贡献。

从年开始,在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的资助下,王孝举带领他的团队总共收集了多例临床血清样本,医院包医院、医院、医院等10医院。

经过漫长的大规模筛选、分析对比等一系列实验,王孝举团队一共筛选到6个肺癌特异性的分子标志物。

“我们掌握了早期肺癌的指纹图谱。”王孝举说,只要分析检测这6个分子标志物,就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判断一个人是否得了肺癌。这一过程只需要病人1毫升血液就够了。

这个指纹图谱对于早期肺结节病人的诊断敏感度82.6%,特异性98.2%,

这就是“一滴血检测肺癌”的过程。

目前王孝举团队正在医院医院合作,对该诊断技术进行临床应用。

关于一滴血检测的问答

想要快速了解“一滴血检测肺癌”,不妨看看钱江晚报记者罗列的这几个问题:

问:只用一滴血就能确诊是否有肺癌吗?

王孝举:全球还没有一个血液标志物能百分百诊断肿瘤。我们的检测技术能够为临床医生的决策提供判断标准、监测肿瘤的进展和预后,最终确诊需要临床的病理学。

问:那一滴血检测,适合哪些人?

王孝举:适合CT发现的小结节,并且医生通过CT片无法断定是否为肺癌的人群。另外,没有拍过CT片的人群也适合做检测,这些人群中的敏感度有82.6%。

问:这和基因检测类似吗?可以“预测”到未来是否发生肺癌?

王孝举:这项检测是血液标志物,与基因检测不同,6个标志物的“指纹图谱”能够提前预测肿瘤的存在,并且这些标志物会随着身体情况发生变化,因此能够监测肿瘤,比如手术后的复发以及放、化疗的疗效等。

问:一滴血检测能预测复发吗?

王孝举:前期的临床发现,我们的“指纹图谱”能够监测肺癌术后的疗效。目医院合作,开展大规模的病人跟踪实验,希望进一步了解临床干预后这6个分子指标的变化规律,从而预测肺癌病人的疗效,造福人类。

医院的名病人已用一滴血检测

准确率与实验研究基本一致

在杭州医院,已经有上千人用过这检查了,这给病人们带来了什么改变?

昨天上午是杭州医院胸外科主任江洪的专家门诊时间,几十个病人中有不少是专门来咨询肺部小结节问题的。

诊室外的候诊人群中,陈女士显得异常焦虑,时不时起身站到诊室门口,好像这样等能更快轮到自己就诊。她今年60岁,按原计划是该跟小姐妹们一起享受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可是,3年前的体检报告一下子打乱了她所有的计划。

“CT做出来说我肺里有3颗直径1cm不到的小结节,当时我就觉得自己完蛋了。”陈女士说,她拿着体医院,医生们都建议先观察看看,不料却使得她越发焦虑。这3年来,她每半年就去复查一次CT,虽然每次结果都显示几颗结节没什么变化,但她依然总是担心,常常因此晚上睡不着觉,甚至还考虑过去做穿刺活检,可毕竟多少有些创伤而迟迟没敢行动。

陈女士说,她是在一次看病时听别的病人说起,医院有一项最新的早期肺癌检查项目很准,医院去咨询,当天就开了单子,第二天一早又去抽了一管血(5ml)。上周四她拿到报告,自己也看不明白,昨天又特地来找江洪主任看。当被告知自己肺癌风险值在安全范围内时,这颗悬了3年的心终于落地,她不断拍胸口安抚自己激动的情绪。

离开诊室前,江主任叮嘱她:“随访还是得继续,但可以延长至一年一次。”陈女士连连点头,显然她对随访这事已不像之前那么紧张。

?

“我们这项检查的名称为肺癌多分子联合检测,是由马胜林院长的团队与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的王孝举博士团队联合研发,主要用于早期肺癌良恶性的辅助诊断。”杭州医院转化中心主任张仕蓉告诉钱报记者,从年底开始临床试用以来,该检测项目已服务了人左右,目前的准确率与实验研究基本一致。

众所周知,肺癌是所有恶性肿瘤中的第一大癌,且发病率仍在逐年上升,肺部长有结节的人比比皆是,而对此患者难免会担心害怕,但是否每个有结节的人都有必要去做肺癌多分子联合检测?江洪主任给出的专业建议是,那部分临床医生凭经验判断只需随访的人,无需过分紧张,该检查最适用的是那些医生难以判断良恶性的人,等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结论,接下来该手术的手术,该随访的随访。

来源:钱江晚报记者张苗何丽娜通讯员沈瑶琦张颖颖陈佳琦

值班编辑:张琴

猜你喜欢

1.听了同学一句话,豪车竟被强制报废!温州女车主懵了,这个教训太惨痛

2.杭州23岁小伙眼睛里惊现“蚯蚓”爬行!病因让他万分后悔:我还这么年轻!

3.美上天啦!杭州建了第一条空中跑道!跑圈简直拍大片,赶紧约起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好多少钱
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biaowang.net/jbgs/1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