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强主任
血管周细胞瘤(HPC)又称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来源于毛细血管壁外的周细胞。多为单发。中年者居多,无性别差异,好发于下肢、后腹膜和盆腔,也可发生在头颈部、躯干、上肢软组织、内脏及神经系统。
肿瘤为深在性无痛性软组织肿块,大小数厘米。常见部位为四肢皮肤(少见)、皮下组织和筋膜、肌肉。临床上类似脂肪瘤可向下面组织侵犯,除皮下组织和肌肉外,亦可侵及硬膜外,脊柱旁和骨盆腹膜后腔。皮肤损害呈红色,硬结性大斑块或结节。一般来说,局限于皮肤、皮下组织的小而浅表的肿瘤预后较好,大而深的肿瘤预后较差。死亡率为50%,常由于肺部转移所致。
患者,男53岁。年无明显原因出现睡眠不佳、饮食差、乏力,医院,行颅脑MR检查发现左侧额颞部肿瘤,医院针对左额颞部肿瘤行开颅手术治疗,诉术后病理为血管周细胞瘤,WHO3级。手术未全切肿瘤,建议术后补充局部放射治疗,患者因个人原因拒绝放射治疗。
年针对左额颞术后残留部分行伽玛刀治疗,具体治疗计划不详。治疗后定期复查颅脑MR,于年复查颅脑MR示左额颞病灶局部复发,行第二次伽玛刀治疗,具体计划为:病灶中心26Gy,边缘13Gy,治疗后定期复查颅脑MR。
于年11月出现左侧眼睑闭合不全、结膜感染、右侧口角流涎,再次复查颅脑MR示左侧额颞部病灶控制良好,于左侧CPA区新发病灶,建议定期观察。针对左侧面瘫症状给予针灸对症治疗,效果欠佳,左侧面瘫症状逐渐加重,伴左侧面部麻木、左侧角膜溃疡,未行进一步处理。1月前出现睡眠增多、食欲下降,偶伴饮食呛咳,于年1月复查颅脑MR,示左侧额颞病灶局部复发,左侧CPA区病灶明显增大,建议手术治疗,后因患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未行手术治疗,建议放射治疗。现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经全院专家会诊,建议行质子治疗。
质子治疗前检查图像:见左侧CPA区分叶状囊性肿块影,大小约4.9*4.8cm,增强扫描后病灶呈明显强化小结节,少许囊性部分无强化,可见脑膜尾征,邻近脑干及桥臂受压。
质子治疗剂量分布图:靶区剂量分布均匀,周围脑干、视神经、眼球晶体等重要组织器官的保护作用显著;
质子治疗一个月后复查图像:肿瘤较治疗前明显缩小;
质子治疗前后对比:肿瘤较治疗前明显缩小,症状得到显著缓解,肿瘤最大截面由4.92×4.76cm缩小为现在的3.84×3.4cm;
质子治疗前肿瘤体积为28.03cm3,质子治疗一个月后肿瘤体积为16.26cm3;
所有适合放疗的肿瘤患者都是质子治疗的适应人群,尤其对于早期肿瘤患者,质子治疗的五年生存率达到80%以上。由于儿童放射线敏感性高于成人,传统的放射治疗会造成儿童肝脏、肾脏、脊髓、卵巢或睾丸等重要器官的放射性损伤。质子治疗可以通过精确“定向定点爆破”技术,使重要器官和组织免受损伤,从而解决了儿童患者放射治疗中的难题。对于有重要器官包绕的肿瘤来说,质子治疗也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质子放射治疗在未来20-30年内将会成为肿瘤放射治疗的主流治疗手段。
质子刀之原理为利用带正电荷的质子在电场中持续加速,达到一定速度和能量之后,射入标的物之内,利用布拉格尖峰(Braggpeak)现象,对特定标的物内在某一深度位置释放大量能量,以达到对物体特定深度区域进行破坏之目的。
质子刀适应病症★脑和脊髓肿瘤:脑良恶性肿瘤包括脊膜瘤、脑转移瘤、垂体瘤、脑胶质瘤、听神经瘤、颅咽管瘤等;★颅底:脊索瘤和软骨瘤;★脑血管疾病:脑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等;★眼部病变:脉络膜黑色素瘤、视网膜黄斑变性、眼眶肿瘤;★胸部肿瘤:原发性肺癌、转移性肺癌、纵隔肿瘤;★腹部肿瘤:原发或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胰腺癌、胆囊癌、原发或转移性肾上腺癌,原发或转移性肾脏肿瘤、其他腹膜后原发或转移瘤;★盆腔肿瘤:前列腺癌、宫颈癌、直肠癌、其他盆腔复发或转移瘤;★其他功能性疾病:癫痫、三叉神经痛、帕金森等
有的朋友在后台留言,咨询有关质子治疗问题,笔者经常不能及时看到,可以直接拨打颜强主任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