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跌倒后,比手术更凶险的竟然是

92岁的邹奶奶在家里上厕所的时候因站立不稳,不小心跌倒在地,之后左腿根部顿时肿胀起来,疼痛难忍。家人马上叫救护车将医院,X光片显示左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移位明显,需尽快手术治疗。但因为邹奶奶有十余年的高血压和脑梗塞病史,家人比较担心老人的身体经不起手术和麻醉的考验,要求采取保守治疗。

高龄患者手术显然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但是如果放弃手术,老人不仅要忍受巨大的疼痛,而且会丧失站起来的机会,随时还可能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褥疮等多种并发症,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医院骨科多位专家会诊后,一致认为老人各方面情况尚可,应能耐受手术。经过专家充分讨论、与家属积极商量并征得同意后,医生决定采取安全麻醉条件下的左侧股骨头置换术。

对于骨折,多数家属认为老人年纪大了,经不起手术折腾,总希望能保守治疗。事实是这样吗?

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这里所说的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一般特指容易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髋部骨折。

老年人髋部骨折常见的有两种:一个是股骨颈骨折,一个是股骨转子间骨折。为什么老年人髋部骨折会要了患者的命?别急,医院骨科专家慢慢道来。

(医院骨科属于市级临床重点科室)

手术风险竟然不是最容易造成死亡的

手术是患者最害怕的,但这不是最容易造成死亡的。

虽然医生不管割包皮还是切个脂肪瘤,都会给患者认真仔细地讲个半天:各种风险,各种并发症,甚至连麻醉药过敏这种比中五百万大奖的概率还要低的事情都要说到。

对于各种脏器都在走下坡路的老年人们,我们更是慎之又慎。

您是不是会说,手术风险太高了,老人家还是不要手术了,保守治疗吧。

保守治疗真的好吗?

根据国内外临床统计,老年人的髋部骨折,一年后的生存率大概是50%,也就是说,骨折一年后,有一半的老年人会永远离开。

通俗地说,在个髋部骨折的老年人中,一半做手术,一半不做手术。

一年后,总共大约只有个老年人可以幸福地沐浴在阳光下。而去世的个老年人中,只有少数患者是因为麻醉、手术及其相关的并发症去世,大多数死亡的病例,是因为采用了保守治疗。

怎么样呢,真相是不是难以置信?

(盐城的老人骨折,最信任杨淮海、姜恒强主任了)

为什么保守治疗比手术治疗更危险?

最常见的:肺部感染。

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肺部感染——肺炎。

想不通?肺部感染也会死人?好好的人,为什么骨折后就会出现肺部感染?

但凡老年人卧床,尤其是长期卧床,肺部的分泌物(就是痰)无法顺利排出,时间一长,积在肺部的分泌物非常容易导致肺部感染。说到这儿,您是不是明白了?

做了手术后,虽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可以早期下地活动,但是起码术后所有的病人都可以在病床上轻松地翻身或者坐起来吃饭。这些病床上的活动虽然简单,却可以有效促进肺部分泌物排出。通俗地说,就是痰更容易吐出来了。

保守治疗的病人,由于没有做手术,骨折部位稍有活动就会有剧烈的疼痛。无论翻身还是坐起来吃饭,都会因为疼痛显得特别困难。显而易见,经过手术治疗的病人,排痰容易,肺炎发生率更低,死亡率也就下来了。

最凶险的是血栓。

骨折出血多,加上手术出血,失血量往往都比较大。那么问题来了,手术后是不是要应用一些止血药?恭喜你,答错了!是的,术后用的是抗凝的药物,而不是止血药。

以前包括骨科大夫在内的手术大夫,也在术后用的是止血药。后来,逐步发现一些病人在手术后的某个时间点,甚至马上就要出院了,却莫名其妙地牺牲了,起病急,症状重,甚至都没有抢救的机会。经过包括尸体解剖在内的研究分析,发现这些病人的死亡是由于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堵在肺部血管引发的致命性肺栓塞所导致。

简单地说,为了预防这样的事情发生,除了应用一些抗凝药物外,病人的下肢最好能多活动。和前面提到的原因相同,手术治疗的病人术后下肢活动自由,肺栓塞发生的概率也明显降低。

最不用解释的是褥疮。

长期卧床引发的压疮,也就是褥疮,可以由于创面感染导致病人死亡是不是就不用太多的解释了。

(容易生褥疮的身体部位)

总结

总而言之,虽然老年人髋部骨折很有可能是老年人人生中最后一次骨折,但是如果选择对了合适的治疗方案,重新下地走路将不只是单纯的梦想。

很多病人因为不理解手术的意义,在我们进行术前告知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在努力地弭平这种认知差距,推荐读者







































北京有哪些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biaowang.net/zzbx/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