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共号“ThoracicSurgeryonline胸科在线”,内容为王群主任年的讲座《肺部GGO的诊疗策略与实践》,对于不明白之处,请教了王主任团队的林宗武和沈亚星医生,特此感谢!
内容概要医院胸外科王群主任讲解的《GGO的诊疗策略与实践》。主要内容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纯GGO是一种发展缓慢的早期病灶,可随访。从NCCN的指南中我们可以看到,GGO可以一直保持随访的界限从5mm至10mm再至20mm,显示了GGO的惰性特征。而对于部分实性结节GGN,超过6-8mm则是需要严格警惕。总体而言,多项研究都支持了这一随访策略,超过90%的GGO可以在较长时间内可以保持不变。
二、C/T值(实性成分最长径/肿瘤最长径)及动态随访在决定手术时期中有重要作用。外周型GGO<2cm,C/T值<25%为非侵袭性肿瘤(未侵犯淋巴结/血管/淋巴管),肿瘤相关五年生存率达%,在一项GGO的长期动态随访研究中,90.2%的GGO没有变化或缩小,增大的GGO中位体积倍增时间天。在另一项研究中,例纯GGO中13例(1.2%)发展为异质性GGO。因此,肺实质内,无法局部切除、未动态随访的纯GGO,需谨慎评估切除的必要性。
三、GGO目前的诊断和治疗存在部分误区。(1)抗生素的使用:近期Khokhar等的一项研究指出,小结节患者使用或不使用抗生素,结节缓解率为33%和27%,无明显差别。有肺部症状的亚组中,或CT有感染征象的亚组中,缓解率同样无明显差别。(2)PET-CT对于GGO的术前诊断无明显优势,79%的GGO糖代谢并无升高。一项研究中,个结节接受了PET-CT诊断,实性结节诊断灵敏度79%,非实性结节诊断灵敏度22%。因此,纯GGO患者接受PET-CT诊断并无明显意义。
讲座PPT疑问解答对于"误区三:影像征象"部分不是很懂,特意请教了王主任团队的林宗武和沈亚星医生,沈医生还给出了手绘图解,具体解读如下:(1)pGGO可以靠近胸膜,但不等同于侵犯胸膜,单纯靠近而不侵犯胸膜并不增加T分期,从现有经验,鲜有pGGO侵犯胸膜;(2)GGO有血管进入可能是假像,它可能本来就长在那里,除非有比较;根据定义,GGO为肺组织局部密度增高,但仍能显示其本底的小气道和血管组织等。
ThoracicSurgery健康快乐每一天~~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