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耳朵里的油是啥耳屎到底要不要掏总算

本文专家:汪小欢,复旦大学医学博士

如果要给人类舒适行为排行,掏耳朵应该榜上有名。

即使没有掏耳勺、棉签,小手指也能成为天然的掏耳工具。

但是有一种耳朵,不光掏出来的耳屎油油的,就连摸一下耳道外侧都是油,有时挺尴尬的……

有人也许会担心,这是耳朵发炎了?

这种“油耳朵”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有的人耳朵干干爽爽,有的人天生耳朵油呢?

哎呀,耳朵好痒,要不要掏一下?

耳朵痒,是由于耳内神经受刺激后,产生了痒的感觉。

很多因素会导致耳朵痒,比如耳朵有较多的螨虫寄生,发生过敏反应,耳内真菌感染以及湿疹等,但是最常见的还是耳屎的沉积和刺激。所以耳朵痒的时候让我们忍不住想去掏一掏~掏一掏~掏一掏~

另外,还有些人有掏耳朵的习惯,不掏耳朵就觉得耳朵发痒。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要不要掏耳朵呢?

其实,耳朵一痒就掏,真是个很大的误区。因为长期掏耳朵会给耳朵带来很多坏处:

可能会破坏耳道的纤毛系统,增加真菌感染的风险

一旦真菌感染,耳道分泌物更加难以排出重复刺激耳内神经,导致耳朵越掏越痒。

导致中耳炎甚至影响听力

如果使用不干净的棉签或手指掏耳朵,可能会引起感染,导致中耳炎甚至影响听力,还可能会引发耳膜破裂等严重的外伤。

可能导致颅骨感染

如果是用棉纤掏耳朵,棉签纤维不断在耳道内聚集,时间久了可导致局部溃烂,引起耳后颅骨的感染。

所以,很多人觉得自己耳朵里不干净,天天都要掏一下。实际上,这种行为是不好的,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掏出来的耳屎到底是啥?

耳屎是一种外耳道的正常分泌物与外界灰尘和皮屑等物质的混合物。它的成分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非酯化的脂肪酸,醇类,角鲨烯和胆固醇,它还有个医学上的名字叫“耵聍”。

耳屎虽然带了一个“屎”字,但它比大便可爱多了~耳屎可是耳朵天然的保护伞。

1.耳屎富含油脂,能够在外耳道表面形成一层酸性保护膜,抵抗细菌和病毒的侵害。

2.耳屎还能够挡住来自外界的尘埃颗粒、昆虫和水滴,避免耳朵被感染。

3.耳屎还会对传入的声波发挥过滤和缓冲的作用,保护鼓膜不被强声所震伤。

4.耳朵里脱落的细胞,皮屑,洗澡的污水,再加上一些细菌之类的混合在一起,在耳朵里慢慢堆积,时间久了会有点酸臭味,这种特殊气味还具有驱虫的功效。

由此可见耳屎其实是保护耳朵的功臣。

耳朵里总是油油的是咋回事?

有些人耳朵里的油脂分泌比较旺盛,分泌出的耳屎就油油的,比较粘稠,有的会凝聚成团,有的会流出耳外。

这些分泌“油耳屎”的人总是会感觉耳朵里油油的。

更神奇的是,通过对分泌油耳屎的人作调查,发现了93%左右的人同时有狐臭存在。

这是因为油耳屎和狐臭都属于大汗腺类型,它们有同样的决定基因,所以,油耳屎和狐臭真可谓是患难兄弟。

欧美人和非洲人绝大多数都分泌油耳屎,他们也酷爱喷香水,因为很多人都有狐臭,为了掩饰体味,他们便有了喷香水的习惯。

为什么有人是油耳朵,有人是干耳朵?

与“油耳屎”相对的,就是“干耳屎”。

油耳屎则呈现为黏稠油状的蜡黄色或黄褐色,而干耳屎是比较干燥酥脆的薄薄干痂,颜色呈现浅黄色。

而决定耳屎干或油的因素,主要是与遗传基因相关。

一般来说,黄种人干耳屎比较多,而白种人和黑种人则多为油耳屎。在我国,大约有10%~20%的人耳屎是油性的。

所以,有“油耳屎”也正常的生理现象。

耳朵油该怎么办?

油耳朵在日常护理上并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和干耳朵一样即可。

1.尽量不要掏耳朵,如果实在想掏一般一周不要超过一次。

因为,耳屎会随着我们日常咀嚼、说话等张口动作自动脱落并排除体外,所以,其实一般不需要主动清理。

2.如果实在想清理,注意用棉签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让耵聍自行出来;尽量不要使用指甲和铁签等尖锐物掏耳朵。

3.当然如果长期不掏耳朵,有些人也有可能会形成耵聍栓塞,在这种情况下,医院请专业医生用专门器械取出。

所以

即使你是“油耳朵”

如果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就不用担心

还有就是

耳屎能别掏就别掏了

往期推荐

这种新奇玩具,导致多起儿童误食中毒...家里有这些危险玩具赶紧扔掉!

疫情叠加抗议活动,美国超万;南美多国创新高

来源:科普中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biaowang.net/zzbx/95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