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每日一练执业护士护师主管高级

护理人   2、下列操作不符合无菌原则的是()

  A、术者双手保持在无菌台面以上

  B、术者背对背更换位置

  C、术者肘部接触有菌区后带袖套

  D、手术区无菌巾浸润后立即加盖无菌巾

E、胃肠切开前垫好纱垫

B

手术过程中术者需要更换位置应当背对背更换,防止无菌区被污染。

  3、预防创伤性气性坏疽最可靠的方法是()

A、彻底清创

B、高压氧治疗

C、应用甲硝唑

D、应用青霉素

E、全身支持疗法

A

气性坏疽是指由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以肌组织坏死或肌炎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感染,感染菌为厌氧菌,病人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彻底清创,避免感染进一步发展扩散。

  4、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和休克时,处理顺序应是()

  A、骨盆牵引固定、抗休克、处理尿道损伤

  B、骨盆牵引固定、处理尿道损伤、抗休克

  C、抗休克、处理尿道损伤、骨盆牵引固定

  D、抗休克、骨盆牵引固定、处理尿道损伤

  E、处理尿道损伤、骨盆牵引固定、抗休克

C

首先应处理危及病人生命的休克,其次应处理尿道损伤,改善病人的排尿困难,防止尿道损伤的进一步加重,最后处理骨盆骨折。

  5、诊断原发性肝癌特异性较高的实验室指标是()

  A、CEA

  B、AFP

  C、AKP

  D、CA50

E、CA19-9

B

CEA(癌胚抗原)在结肠癌、胃癌、乳癌、肺癌等病人可增高,常作为大肠癌术后监测指标,对预测复发与否有较好的作用;AFP(甲胎蛋白)在肝癌、恶性畸胎瘤者可增高,在我国用于肝癌的普查,效果良好;AKP(碱性磷酸酶)在肝癌、骨肉瘤者可增高;CA50-CA19-9在消化道肿瘤中可升高。

  6、诊断颅底骨折最可靠的临床表现是()

A、意识障碍

B、脑脊液漏

C、脑脊液含血

D、颅底骨质凹陷

E、头皮皮下出血

B

颅底部硬脑膜与颅骨的连接紧密,颅底骨折时,常导致硬脑膜损伤而出现脑脊液漏,这是颅底骨折较特征性的表现。

  7、患者在甲状腺大部切除手术后一回到病房,护士就要求其回答问题,目的是为了评估患者有无()

A、意识障碍

B、神经损伤

C、麻醉清醒

D、记忆受损

E、痰液阻塞

B

手术中若损伤病人的喉上神经外支可出现声调降低,损伤一侧喉返神经可出现声音嘶哑,因此通过与病人交谈可以评估有无神经损伤。

  8、中年女性,经常出现乳头血性溢液,查提未触及肿块,首先考虑()

A、乳癌

B、乳房纤维腺瘤

C、乳房囊性增生病

D、乳管内乳头状瘤

E、乳房脂肪瘤

D

该病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乳头血性溢液,查体未触及肿块,结合病人年龄考虑可能是乳管内乳头状瘤。

  9、男性,34岁,右侧第4~7肋骨折,,呼吸极度困难,发绀,出冷汗。检查:BP65/40mmHg,右胸饱满,气管向左侧移位,叩诊鼓音,颈、胸部有广泛皮下气肿,首要的处理方法是()

A、立即吸氧

B、开胸探察

C、输血、补液

D、胸腔穿刺排气减压

E、旗杆插管辅助呼吸

D

病人因多根肋骨骨折后出现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低,气胸体征,皮下广泛气肿,提示骨折后导致高血压性气胸,因胸膜腔的高压,严重影响了呼吸和循环功能,应紧急排气减压。

  10、6个月婴儿腹股沟部有一肿块,哭闹时变大,安静睡觉时消失,诊断为腹股沟斜疝,治疗原则是

A、紧急手术

B、择期手术

C、暂不手术

D、早期手术

E、禁忌手术

C

患儿出现可复性腹股沟疝表现,由于病人年幼,有自愈可能,故暂不手术。

主管护师

1、对消化性溃疡病病人做健康教育,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生活要有规律,注意休息

  B、避免刺激性食物及饮料

  C、抑酸药宜在空腹时服用

  D、胃粘膜保护剂宜在饭后服

E、季节变换注意保暖

D

2、紫绀的原因是()

  A、血液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B、血红细胞大量破坏

  C、局部瘀血

  D、毛血管通透性增加

E、血红蛋白增多

A

3、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不妥的护理措施是()

  A、保持皮肤清洁

  B、勤用温水洗皮肤

  C、常用肥皂、酒精擦身

  D、勤换衣裤、床单

E、被褥应平整、柔软

C

4、长期卧床的心力衰竭病人,形成下肢静脉血栓时,当下床活动,易栓塞哪项脏器()

  A、心脏

  B、脑组织

  C、肺组织

  D、肾脏

E、脾脏

C

5、发生左心衰竭的病人最常见症状是()

  A、便秘

  B、体重下降

  C、呼吸困难

  D、肌肉酸痛

E、腹胀

C

6、心肌的营养供应主要来自下列哪项血液供应()

  A、颈动脉

  B、乳内动脉

  C、头臂干动脉

  D、冠状动脉

E、肱动脉

D

7、肺脓肿患者进行体位引流时护士最重要监护的问题是下列哪项()

  A、发生窒息

  B、体温

  C、血压

  D、心率

E、肺部湿罗音

A

8、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常见诱因()

  A、过劳

  B、大量利尿

  C、使用镇静剂

  D、呼吸道感染

E、使用支气管扩张剂

D

9、如发现大咯血患者有窒息先兆,应立即采取的抢救措施是()

  A、用导管吸除血块,保持呼吸道通畅

  B、作气管插管

  C、进行气管切开

  D、加压吸氧

E、应用呼吸兴奋剂

A

10、肝性脑病的护理措施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A、加强基础护理

  B、注意休息保暖

  C、消除诱发因素

  D、严密观察病情

  E、做好知识宣教

C

执业药师

1.PubMed/Medline数据库信息丰富,收录的题录和文摘出自于()

A.80多个国家、生物医学期刊0多种

B.80多个国家、生物医学期刊4多种

C.70多个国家、生物医学期刊4多种

D.70多个国家、生物医学期刊0多种

E.60多个国家、生物医学期刊4多种

答案:C

解析:由此题可掌握的要点是药物综合信息资料。此题难以推测,需要记忆。PubMed/Medline数据库的药物信息丰富、权威性强,收录年以来70多个国家、4多种生物医学期刊的题录和文摘(C)。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是C。

2.临床给予氯化钾注射液的正确方法是()

A.鞘内注射

B.肌内注射

C.直接静脉注射

D.小壶冲入给药

E.稀释后静脉滴注

答案:E

解析:由此题可掌握的要点是护士用药咨询。钾离子是人体必需且限量的重要物质,护士必须明确与掌握临床应用氯化钾注射液的正确方法,即鞘内注射(A)、肌内注射(B)、小壶冲入给药(D)三者都不适宜,直接静脉注射(C)是禁忌,必须稀释后静脉滴注(E),浓度不宜超过0.2%~0.4%,否则引起剧痛,甚至可能使心脏停搏。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是E。

3.下列药源性疾病中,其影响因素主要是药物制剂因素的是()

A.输液中的颗粒物引起肺部异物肉芽肿

B.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同服增加出血风险

C.排钾利尿药增加心脏对强心苷的敏感性

D.抗组胺药、抗抑郁药可增强催眠药的作用

E.调配以50%乙醇为溶剂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极易出现浑浊

答案:A

解析:由此题可掌握的要点是药源性疾病。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因素很多,输液中的微粒物引起肺部异物肉芽肿(A)归属于药物制剂因素。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同服增加出血风险(B)归属于药动学的相互作用;排钾利尿药增加心脏对强心苷的敏感性(C),抗组胺药、抗抑郁药可增强催眠药的作用(D)两者归属于药效学的相互作用;调配以50%乙醇作溶剂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极易出现浑浊(E)归属于药物相互作用(物理配伍变化)。备选答案B、C、D和E四者均不符合题意。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是A。

4.妊娠早期妇女使用可能引起胎儿肢体、耳、内脏畸形的药物是()

A.辛伐他汀

B.甲氨蝶呤

C.沙利度胺

D.苯妥英钠

E.苯甲酸氮芥

答案:C

解析:由此题可掌握的要点是孕妇用药。妊娠早期是胚胎器官和脏器的分化时期,最易受外来药物的影响引起胎儿畸形。甲氨蝶呤(B)可导致颅面部畸形、腭裂等;沙利度胺(C)可能引起胎儿肢体、耳、内脏畸形;苯甲酸氮芥(E)可引起胎儿泌尿生殖系统异常、指趾畸形。备选答案A(辛伐他汀)、D(苯妥英钠)尚无明确的致畸信息。备选答案A、B、D和E四者均不符合题意。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是C。

5.就药物临床评价的对象和内容而言,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的时期是在()

A.临床预试验阶段

B.Ⅰ期临床试验阶段

C.Ⅱ期临床试验阶段

D.Ⅲ期临床试验阶段

E.Ⅳ期临床试验阶段

答案:D

解析:由此题可掌握的要点是治疗药物评价。新药临床试验分为4个阶段。临床预试验阶段(A)不列入;Ⅰ期临床试验阶段(B)是以健康受试者进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Ⅱ期临床试验(C)是初步评价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Ⅲ期临床试验(D)是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Ⅳ期临床试验(E)是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药品疗效和不良反应。备选答案A、B、C和E四者均不符合题意。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是D。

6.临床诊断能作为肾脏实质性病变的尿常规检查项目是()

A.尿酮体

B.尿胆红素

C.尿沉渣结晶

D.尿沉渣管型

E.尿沉渣白细胞

答案:D

解析:由此题可掌握的要点是尿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尿酮体(A)多见于糖尿病酮尿;尿胆红素(B)显示肝细胞损伤;尿沉渣结晶(C)多来自于食物中的无机盐;尿沉渣管型(D)是尿液中的蛋白在肾小管内聚集而成的,可提示肾脏实质性病变;尿沉渣白细胞(E)多见于泌尿系统感染等。备选答案A、B、C和E均不符合题意,因此,此题的正确答案是D。

7.肝功能检查,男性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正常参考区间是()

A.50U/L

B.40U/L

C.30U/L

D.7~32U/L

E.11~50U/L

答案:E

解析:由此题可掌握的要点是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项目中,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两项的正常参考区间无性别差异(40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的正常参考区间有性别差异,男性是11~50U/L(E),女性较低(7~32U/L)。备选答案A、B、C和D均错误。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是E。

8.以下血生化检查结果,主要提示急性心肌梗死的是()

A.CK-AB升高

B.CK-BB升高

C.CK-DB升高

D.CK-MB升高

E.CK-MM升高

答案:D

解析:由此题可掌握的要点是血生化检查的临床意义。磷酸激酶(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脑和心肌组织中,是血生化检查的重要项目。CK-BB升高(B)升高是脑部疾患的重要指标;CK-MB升高(D)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CK-MM升高(E)是骨骼肌损伤所致;备选答案A(CK-AB)、C(CK-DB)两者属于干扰答案。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是D。

9.特异体质者发热应当慎用解热镇痛药,其原因是用药后可能发生()

A.出血

B.虚脱

C.惊厥

D.过敏反应

E.电解质平衡失调

答案:D

解析:由此题可掌握的要点是发热的药物治疗。此题所列的5种异常体征中,特异体质者最可能呈现的是过敏反应(D),尤其是退热应用解热镇痛药。因为阿司匹林及其制剂可诱发变态反应,而且解热镇痛药之间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是D。

10.抗感冒药中具有"使鼻黏膜血管收缩,解除鼻塞症状"作用的成分是()

A.天麻素

B.金刚烷胺

C.伪麻黄碱

D.双氯芬酸

E.对乙酰氨基酚

答案:C

解析:由此题可掌握的要点是上感与流感的药物治疗。上感与流感患者大多出现全身症状,抗感冒药也多为复方制剂。伪麻黄碱(C)能使鼻黏膜血管收缩,解除鼻塞症状。备选答案A(天麻素)不是成分;B(金刚烷胺)是抗病毒药;D(双氯芬酸)与E(对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是C。

小编2

用感性的触角洞察护士职场

用理性的思维审视护理发展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biaowang.net/yczz/69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