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侵袭性肺曲霉菌病诊断治疗上

疫情当前,在临床上发现存在高比例新冠肺炎患者继发肺曲霉病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早期诊断与治疗肺曲霉病非常关键。

患者男,65岁,因“咳嗽、发热1周余”入院,初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数年,长期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具体不详。入院前使用广谱抗菌药治疗,病情无好转,后转为广谱抗菌药+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病情加重。进入ICU后,考虑甲型流感。采取抗病毒、支持治疗等,病情无好转,胸部CT体:两肺感染,两肺多发结节,炎性可能性大,纵隔淋巴结稍增大,左肺上叶少许纤维灶,两侧胸膜局限性增厚。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考虑肺曲霉病。给予广谱抗菌药+卡泊芬净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病情稳定出院。

图1:曲霉,来源thebiomedicalscientist.net临床上曾出现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诊断为曲霉病的情况,该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差,加上入院前使用过激素类药物,对免疫功能的抑制比较明显,曲霉菌等感染风险高,需加强和警惕对此类患者继发肺曲霉病的认识。1

加深对曲霉病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

曲霉病是由曲霉属真菌引起的一系列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是指变态反应性疾病、曲霉球和曲霉毒素急、慢性中毒等,在呼吸科就诊的比较多;感染性性疾病包括浅表感染和深部感染。深部感染会发生在任何脏器,肺部常见。深部感染又分为: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曲霉在组织中生长、繁殖,导致组织破坏和炎症反应,并有向其他脏器播散的倾向,在ICU较为常见;非侵袭性肺曲霉病:有报道,但非侵袭性与侵袭性感染如何界定、临床上怎样区分十分困难,目前尚无一致意见。因此,在临床上需注意曲霉感染不等于曲霉病;曲霉病=曲霉感染+非感染性疾病。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深部真菌病,其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病死率高达60-90%。对于重症患者来说,在ICU住院时间长,发生IPA的风险,而且会导致患者不良预后1。

2

在ICU,侵袭性肺曲霉病尤其要引起重视

肺曲霉病的分类如图2所示。在ICU,急性侵袭性肺曲霉病更常见。在ICU,IPA整体发病率高,其中急性侵袭性肺曲霉病更常见。图2:肺曲霉病的分类一项来自年发表的研究报告,大部分IPA发生在呼吸道1。但IPA的表现多为非特异性表现,呼吸困难,发热和咳血。因此,从患者出现症状到确诊肺曲霉病感染的时间往往都比较长2-6。

3

早期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早期获益

因早期诊断IPA具有一定的难度,提高诊断水平,对改善IPA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年IDSA曲霉病的诊断和管理实践指南7推荐送检足量的组织和体液标本,同时进行组织病理/细胞学检查和微生物培养(强推荐,高质量证据)。虽然组织病理学结果可以提供确切的诊断证据,但肺穿刺对患者病情有一定影响,不利于患者的治疗。该指南还推荐对于特定的成人和儿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HSCT)患者,可检测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半乳甘露聚糖(GM),作为诊断IA的精确标志物(强推荐;证据质量高)。临床怀疑为IPA时,无论X线胸片结果如何,推荐作胸部CT扫描(强推荐;证据质量高)。临床上可利用以上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对IPA做出早期诊断,尤其是既往有慢性病或其他传染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年IDSA曲霉病的诊断和管理实践指南7推荐对于长期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高危曲霉感染患者,经广谱抗菌药物治疗仍发热,推荐进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可选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等)。

参考文献:

1.Kume,etal.MedMycol..52:

2.ClinMicrobiolInfect;18:–.

3.ChinJInfectChemother,,13(4):.

4.ClinMicrobiolInfect;16:–.

5.MultidisciplinaryRespiratoryMedicine,8:59.

6.EurRespirJ;30:–.

7.ClinInfectDis.;63(4):e1-e60.

——

拓麦

拓麦直通车

直击现场贯通前沿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biaowang.net/yczz/68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