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低剂量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进行了肺癌筛查,并逐渐应用于全球。随着CT筛查的增加,患有GGO的肺部病变经常被胸部CT检测到。通常,伴有GGO的小肺结节可以通过定期CT随访观察。根据年国家综合癌症网络肺癌筛查指南或Fleischner学会肺癌治疗策略指南,如果观察到纯GGO的大小,密度或固体成分增加,须考虑手术切除。但是,手术方式的选择一直存在争议。此外,许多患有早期肺癌的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例如多灶性病变和心肺功能衰竭)不能接受外科手术切除。因此,许多新的局部治疗方法已经出现。最近,作为精确和微创技术的局部热消融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治疗早期肺癌。
近日,继发表在年的JCRT杂志,世界上第一篇关于微波消融治疗肺GGO腺癌的大宗病例报道后,叶欣教授带领的团队在《INTERNATIONALJOURNALOFHYPERTHERMIA》(国际热疗学报)发表了首篇关于微波消融治疗多发性GGO的论文-----《微波消融治疗肺部多发GGO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
摘要目的本研究回顾性评价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MWA)治疗肺多发性同时性毛玻璃混浊(GGOs)的可行性、安全和短期疗效。
材料和方法自年10月至年5月,33例患者(男9例,女24例,平均年龄:59.6±10.0岁)伴有多发GGOs(GGOs,平均大小:12.3±6.3mm)被纳入本研究。患者接受66例CT引导经皮MWA治疗。评估其可行性、安全性、局部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结果技术成功率和技术有效率均为%,无MWA手术相关死亡报告。中位随访期为18.1个月(范围:6.8-37.7)。主要并发症为气胸(11/66,16.7%)、胸腔积液(2/66,3.0%)、肺炎(3/66,4.5%)、神经损伤(1/66,1.5%),经适当处理均得到较好控制。次要并发症包括气胸(38/66,57.6%)、胸腔积液(43/66,65.2%)、咯血(13/66,19.7%)、皮下气肿(4/66,6.1%)、血胸(2/66,3.0%)。目前,所有患者均无局部进展或肿瘤复发,尽管随访时间相对不足。
结论CT引导经皮MWA治疗多发性肺GGOs是可行、安全、有效的。它也可以作为非手术治疗候选人的一种替代方法。需要更长的随访来评估肿瘤的预后效果。
原文作者简介叶欣教授
山东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专业委员会肺癌微创治疗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专家组肺部肿瘤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分会肿瘤消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放射介入学组呼吸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肿瘤临床协会(CSCO)肿瘤消融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肿瘤微创创新技术联盟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医院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促进会肿瘤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山东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作分会主任委员
●山东医学会综合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
●《JournalofCancerResearchandTherapeutics》中国主编
Reference:
●INTERNATIONALJOURNALOFHYPERTHERMIA,,VOL.37,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