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肺CT扫描筛查的人群越来越多,许多的肺小结节被发现。CT发现有肺小结节后患者往往非常恐慌,那么,发现有肺小结节究竟该怎么办?
发现肺部结节不能大意
什么是肺小结节?临床上将CT检查显示的肺部直径小于30mm的类圆形或者不规则密度增高阴影称为肺结节。而如果直径小于20mm习惯上称肺小结节,直径小于5mm,称微小结节。CT显示结节有的密度很高或者有钙化,有的显示为纯磨玻璃样阴影,有的则显示为混杂磨玻璃样结节。
当发现肺上有结节之后,自然想知道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下一步就是怎么治疗。有的医生认为,肺结节是肺癌的可能性很小,建议观察随访。有的医生建议手术,有的建议穿刺检查。患者究竟该听取哪位医生的建议?
最具权威性的NCCN指南推荐:直径8mm以下观察,8mm以上可以考虑手术。但肺结节的诊疗方案真的就如指南这样简单吗?肺小结节的诊断及治疗牵涉很多因素,手术能够完全治愈肺癌。如果肺小结节是肺癌,肯定越早手术越好,因此,肺小结节患者的选择其实就是随访观察或者手术。
那也有患者会问,手术前可不可以穿刺明确诊断?我建议:对于拟行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前不要试图去穿刺活检。
穿刺有两种结果,找到癌细胞和没找到。如果没找到,也不能排除是肺癌的可能,还是需要手术;找到了,那肯定更需要手术,所以穿刺对需要手术的患者,没有价值。相反,穿刺肯定会刺破肿瘤的基膜,可能造成癌细胞种植、血液及淋巴结管播散,让本来是早期的肺癌变成晚期。
虽然有文章报道肺小结节是肺癌的可能性很小,医院经我们会诊后手术的肺小结节患者,90%都是肺癌。因此,发现肺部结节千万不能大意,一医院,医院的胸外科就诊,听取专家意见。
是观察还是手术需综合考虑
1、病灶大小CT提示结节较大,直径超过8mm,即使高度怀疑肺癌的结节,最少还是可以观察2周时间,看结节会不会缩小或者消失,然后才考虑是否需要手术。如果结节很小,直径小于5mm,大部分都可以长期随访观察,除非结节形态高度怀疑肺癌,经随访结节持续存在,甚至有微小变化,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2、结节的性状如果CT发现增值病灶或者有钙化灶,一般会建议随访,考虑良性可能性大。这种情况建议每年复查CT就可以。纯磨玻璃结节直径小的可以随访,半年或者一年随访一次胸部CT。较大的考虑原位腺癌,原位癌不会发生转移,所以随访时间长也不用太担心。混杂样磨玻璃结节尤其是实性成分占多数的,这种情况肺癌可能性显著增加,而且会有癌细胞浸润,不适合长时间随访,应该尽早手术,即使结节直径小于8mm。
3、结节位置结节的位置对于制定诊疗计划也很重要。左右各侧肺分为上肺叶、中(舌肺叶)及下肺叶。每个肺叶又由很多肺段组成。建议长期观察随访的肺结节,我们会根据病灶位置及大小形态来建议观察随访间隔时间长短。如果结节靠近肺门,考虑肺癌可能,会建议密切观察,3个月做一次CT。因为靠近肺门的结节,一旦增大,手术切除就比较困难,而且容易发生肺门淋巴结转移。随访间隔时间长,肿瘤增大较快,由于靠近肺门,可能造成肿块边缘距离正常组织的切缘不够,肿瘤容易复发甚至不能完全切除。
靠近肺周边的结节,尤其是靠近胸膜的肺结节,经过一段时间随访,如果结节形态像肺癌,可以积极手术切除。理由是:1.靠近胸膜结节容易转移,胸膜种植。2.对周边肺结节切除肺组织相对少,对患者肺功能影响很小。
如果肺结节位于肺实质较深的位置,但在肺段的中间,可以行肺段切除,这种情况也可以相对积极手术。但是如果结节位置较深,同时位于几个段交界处,又不适合亚肺段切除,则可以继续观察,在结节继续增大或者出现部分实性成分,再考虑肺叶切除。
4、患者身体状况肺功能差也制定手术方案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的患者肺功能较差,只能承受肺段或者楔形切除手术,甚至不能手术,这种情况我们在确诊后可以考虑射频消融及术后辅助治疗。对于多个肺结节,需要切除较多肺组织,而肺功能不容许,可以切除部分表浅的肺结节,对深部的结节射频消融。这部分患者术后需要化疗及靶向治疗。
5、医生手术技巧胸腔镜手术应用已经很普及了,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单孔腔镜手术,创伤更小,一个3cm小孔,可以完成肺部各种手术。如果没有掌握单孔腔镜技术,尤其是有的医生甚至还要开胸撑开肋骨创伤较大的手术方式,对肺结节的手术,可以更保守一点,随访时间更长,确诊后再手术。
因此,肺小结节是观察还是手术,不是只看大小及有无实性成分,更要根据每个患者的个体情况,考虑到各种因素,力求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