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EGFR19和21基因突变的区别和治

19和21基因突变综述

■EGFR是一种跨膜蛋白,为Her家族成员之一,通过与配体(EGF、TGF-α、BTC、EPR等)结合可以激活胞内域的ATP依赖的酪氨酸激酶活性而发生自磷酸化,进而触发一系列信号传导级联反应,从而产生促进细胞增殖、侵袭、转移,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抑制凋亡等一系列效应。EGFR-TKI(靶向药物)可通过竞争结合EGFR的ATP结合位点,抑制肿瘤细胞EGFR激活,阻断异常信号通路的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生长,起抗肿瘤作用。

■EGFR突变的比例在不同种族各异,EGFR的突变率在白种人的NSCLC(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中约为10%,亚裔人群NSCLC患者中约为30%。在肺癌中,EGFR突变严格集中于4个外显子(18-21号外显子),包括3种不同的类型(缺失突变,插入突变和点突变),最常见的突变包括19号外显子的缺失突变(45%)和21号外显子的点突变(40%-45%),这两种突变约占所有EGFR突变的85%-90%。

■19号外显子主要是第-位密码子的缺失突变,导致19号外显子编码的EGF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4个高保守的氨基酸(LREA)丢失,这一缺失改变了受体酪氨酸激酶ATP结合(ATPbindingcleft)的角度,从而显著增强癌细胞对TKIs(靶向药)的敏感性。21号外显子多为点突变,主要是第R位上密码子出现T→G转换,引起EGFR蛋白中该位点的氨基酸由亮氨酸转变为精氨酸(简称LR),LR突变位于DFG序列附近,其作用使A-loop稳定性提高,癌细胞对TKIs的敏感性明显增强。因此,有称19号外显子的缺失突变和21号外显子的LR点突变为NSCLC(非小细胞肺癌)的优势突变。

关键词:EGFR19和21基因突变区别与实战分享1

耐药期:19基因突变一代靶向药平均耐药期比21基因(LR显子)突变类型更有优势

无论是研究数据还是实战数据,21突变对一代靶向药物的反应敏感度都不及19基因突变,所以耐药期相对会更短,这也决定了OS(总生存期)和PFS(无进展生存期)的研究数据不及19基因突变。

身边不少病友也有一些21和19基因突变服用靶向药的奇迹,譬如长达5年,8年,10年没有耐药,但总体来说,21基因突变能服用一代靶向药超过2年不耐药的占据少数(估计15%比率),而19基因突变的病友服用一代靶向药2年不耐药的却能占据大多数(估计30%以上比率)。

分析主要原因还是在于,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发生于第位的赖氨酸残基(K)下游。这是ATP结合的关键点,其下游数个氨基酸的缺失会改变EGFR催化位点(αC-helix区域),进而改变受体酪氨酸激酶ATP结合能力,可提高肿瘤细胞对其小分子抑制剂药物例如易、特、凯的敏感性;而21外显子位于EGFR分子的A-loop区,其与ATP结合的关键位点关系不如αC-helix紧密,所以没有相对优势。

2

敏感度:21基因突变对凯美纳和特罗凯的敏感度上,强于19基因突变,相反对易瑞沙敏感度就远不如19基因突变

这里不得不谈谈特例,这些特例通常具备这一些特点:易瑞沙多年不耐药的奇迹容易在19基因突变的病友中找到,凯美纳或者特罗凯多年不耐药的奇迹容易在21基因突变LR的病友中找到。再找找医疗档案,发现这样的结果其实还是有迹可循。目前,不同亚型的EGFR突变患者应用TKI药物时疗效不同的原因尚有争议,可能与TKI药物在不同亚型突变患者中动力学差异相关,也可能与肿瘤自身特性相关。Carey等生物学家从动力学差异分析19号外显子突变者厄洛替尼的Ki值较低,表明厄洛替尼的降解率可能比在LR点基因突变者体内慢,从而延长厄洛替尼(特罗凯)的结合时间(说明了特罗凯更适合21基因突变人群)。

Mr.Zhu等医药博士从细胞水平分析不同EGFR突变类型对吉非替尼反应性不同的原因,发现吉非替尼均能导致EGFR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和EGFR21号外显子点突变的稳定转染细胞EGFR、Akt和Erk分子磷酸化受到抑制,但是,对前者的抑制较后者更明显(我理解易瑞沙药物分子与19和21基因突变显子结合力不同,易瑞沙的药物分子更易敏感19基因突变外显子域,更易抑制下游通路的磷酸化)。

所以,如果一定要回答19和21基因突变应该先吃易瑞沙还是特罗凯类别靶向药物(含凯美纳)?这个答案就很清楚了:19基因突变女性首选易瑞沙,其次选择特罗凯类;21基因突变男性首选特罗凯类,其次选择易瑞沙。确诊有脑转的,一律选择特罗凯优先。

3

耐药突变:19基因突变T获得性耐药机率远高于21基因突变;而21基因突变类型Cmet获得性耐药机率相对19基因突变就占据更高比率

由于19基因突变病友一代靶向药耐药时间长,约45%比例以上的病友能准确找到T耐药突变的基因检测结果提示,因而往往能因为第三代靶向药而受益。但至少一半的21基因突变病友不得不面对4-7个月一代靶向药耐药的尴尬,这类病友往往存在着T和CMET耐药基因突变,有趣的是因为普遍突变丰度不高或者组织标本不一,并不是所有基因二次检测能准确体现出来,但在实际治疗中,却能发现在应用CMET或者T靶向药抑制剂联合应用时,往往也能获得大约3个月左右的短期获益。

目前无法查阅到21基因突变R或者Q的一代靶向药耐药为何容易发生CMET原发或者CMET通路易激活而耐药的文献研究资料(相对于19基因缺失突变),但我们期待着海内外针对这种情况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报告资料。

4

化疗复敏:19基因突变耐药后经过化疗,一代靶向药复敏机率高于21突变

经常会有很多病友会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一代靶向药耐药后,然后经过几次化疗后,能不能再吃回一代靶向药易瑞沙/特罗凯/凯美纳?

其实我的看法大多时候都是一样的:一代靶向药耐药后,经过化疗后一代靶向药再复敏的机率,19基因突变往往比21基因突变高,但即使复敏,这个机率在19基因突变病友中,也仅仅估计20%以内,而且复敏的时间仅仅能持续3个月左右。21基因突变病友能复敏的病友却非常罕见,机率几乎为零,即使能复敏的(达到1个月左右),估计也是当初耐药程度没有达到%。

三代靶向药(譬如:)治疗一段时间后,是否能用回过去已经完全耐药的一代靶向药控制肿瘤?我通常会对这类怀揣美好幻想的病友全部说“NO”,也会建议病友打消这个念头,因为梦想很美好,但危险和现实太残酷-----目前我还没有发现这个特例,无论是19还是21突变。

5

敏感度:针对T基因突变的三代靶向抑制剂的敏感度上,21基因突变比19基因突变具优势和更敏感

在查阅的资料中,很幸运查到了当初设计的一切基础均来自21基因突变LR基因人群,所以后面也就不难理解了为何21基因LR突变在一代靶向药(易瑞沙,特罗凯,凯美纳)耐药后,能如此对敏感了,甚至耐药后,还能让继续攻城拔寨一段时间。然而19突变就没那么幸运了,不单对的敏感度不如21基因突变,而且往往耐药后,也接着耐药而无效。

(未完后续)

21抗癌实战分析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专业
白癜风协会常务理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biaowang.net/yfcs/5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