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CT”、“MRI”、“X光”……
这些医学检查名词对于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医院就诊时,医生常会开各种各样的影像学检查单。
但是这些貌似差不多的医学影像设备,却经常让人“傻傻分不清”——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有些疾病要拍“X光”,有些要做“B超”,有些却要做“CT”或者“MRI”呢?患了疾病到底应该做什么检查呢?
今天,让我们医院CT室的小哥哥来了解一下这些检查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吧!
CT室小哥哥告诉你——
其实,B超、CT、MRI、X光虽然都属于影像学检查,但是它们的工作原理不同,各有分工,各有特点。
首先来说说四类影像学检查的原理跟优缺点吧!
X线检查
X光检查就是老百姓口中的“拍片”。
原理:射线穿过人体,不同部位吸收射线量不同成像。
优点:最主要快捷与价廉,具有较高分辨率,图像清晰度好,放射剂量小,并可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各种图像后处理等。
缺点:受制于像相互重叠和隐藏,有时需要多次多角度拍摄X光片才能看清。
CT检查
原理:是利用射线对人体某一范围进行逐层的横断扫描,取得信息,经计算机处理后获得重建的图像。获得的图像可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三维的重建图像。
优点:可以分层看,经处理后可以更清楚地显示更多的组织信息。
缺点:费用比X光摄影贵,且CT检查的辐射剂量通常高于单次X光摄影。
超声检查
原理:用超声波穿透人体,当声波遇到人体组织时会产生反射波,通过计算反射波成像。
优点:多方向观察,实时成像。
缺点:超声受气体干扰很大,对于肠道等含气较多的器官,超声诊断准确率会降低。
核磁共振检查
(MRI)
原理: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体外的接受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这就叫做核磁共振成像。
优点:没有辐射,没有骨性伪影,能多方面、多参数成像,有高度的软组织分辨能力。
缺点:费用相对比较昂贵。
四种影像检查分别适用于什么部位检查?
头颅:首选CT。
比如说脑外伤、脑出血、脑梗塞、脑肿瘤等疾病,一般首选做CT,若要细看则做核磁共振(MRI)。
肺部:粗看X线检查,细看则做CT。
比如说检查有无肺纹理增多、肺内较大肿块、主动脉结钙化等,可以先做X线检查。若要细看则做CT检查,特别是对于筛查早期肺癌有重大意义。
特别注意MRI不适用肺部检查。
腹部:首选超声检查。
尤其怀孕期间胎儿的相关检查以及妇科检查,超声检查明显优于其它影像学检查,另外,甲状腺等颈部浅表器官,以及肝脏、脾脏、胰腺等实质脏器,B超诊断准确率都很高,CT跟MRI也适用,但检查费用相对较高。
四肢:首选X线检查。
四肢骨折首选X线检查,但是如果诊断不明,则需要做CT,关节软组织检查可用MRI。
脊柱:首选核磁共振检查。
除外伤用X线检查外,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首选核磁共振检查,当然CT也行,但效果不佳。
特别说下心脏:常规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检查,多选用超声检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筛查可用CT,MRI则可用于明确诊断心肌供血或心肌病变类型。
CT室小哥哥说——
好了,说了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偷偷告诉大家:医院影像科实力雄厚,拥有一批优秀的专家和医护人员,拥有先进的西门子磁共振系统、CT机以及X光机等设备。近几年,我们在成钢副院长的带领下,磁共振、CT、普放、介入各专业技术共同发展,服务与质量并重,努力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技术、最优的服务满足各类患者的不同需求。
这位小哥哥到底是谁呢?
姓名:冯君卿
性别:男
年龄:保密
医院影像科主治医师
偷偷告诉你:这医院记者团的优秀记者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