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预告如何铸就刺破肺小结节良恶性鉴

导语:肺结节,指影像学上直径在1cm~3cm之间,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肺部结节样阴影,可单发或多发。肺小结节的直径在5mm~1cm之间。

早筛网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万例,而肺癌死亡万例,远超其他癌症类型,位居癌症死亡人数第一。其中,中国癌症死亡人数居全球首位,肺癌死亡人数高达71.5万。中国肺癌的高死亡率与就诊时大多为晚期关系密切。国际经验表明,积极采取预防、早期筛查、规范治疗等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效果显著。早期的筛查、鉴别和诊断,有助于帮助患者及时获得有效治疗,减低肺癌死亡率。

近年来,人们的体检意识增强,筛查出肺结节的几率升高。事实上,虽然绝大部分早期肺癌的临床表现为肺结节,但大多数肺结节为良性,只有约5-10%肺结节进展为肺癌。因此,早期发现、鉴别恶性肺结节,是遏止肺结节发展为肺癌、降低肺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图源:网络

有数据显示,中国患有肺结节的人数为1.5亿(大部分为肺小结节),每年需进行诊治的人数为万人,然而每年实际就诊率偏低,只有10%。目前,对肺结节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多采用LDCT(低剂量螺旋CT)。但LDCT的图像精度较差,难以分辨肺结节性质,且存在假阳性过高、过度诊疗的弊端。所以,准确鉴别诊断肺结节良恶性、虚实性,成为肺癌早筛亟待解决的首要难题。

随着组学研究的进展,研究人员开始从多组学的角度出发,通过代谢组学+表观组学+影像组学等对比分析人体复杂的生命现象,探索肺癌的发病机制。多组学整合了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多个组学的技术和数据,多维度联合检测,进行肺结节良恶性和虚实性鉴别,为肺癌筛查和诊断提供有力保障。

国内有多家企业布局多组学、多靶点联合检测赛道,如泰莱生物,探索多组学与液体活检、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打破目前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局限,加快肺癌早筛早诊的研究进程,为保卫人类健康的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为此,早筛网联合泰莱生物召开“肺小结节的临床良恶性鉴别诊断交流论坛暨基于多组学肺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阶段会议”,医院副院长陈昶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中国科医院胸外科主任杨明磊教授、广州医院番禺院区呼吸内科主任何梦璋教授、医院疾病分子网络前沿医学中心研究员谢丹教授、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杜博教授、泰莱生物联合创始人钟晟博士、泰莱生物临床医学总监吴小亮博士等专家学者参会,发表演讲和讨论。

本论坛作为“ZAODX世界肿瘤早筛大会”的重要论坛之一,将通过分享肺结节、肺癌的基本现状和相关研究的进展,聚集行业力量,为肺结节乃至肺癌患者寻求更佳的鉴别诊断方法!

论坛信息

论坛主题:

肺小结节的临床良恶性鉴别诊断交流论坛

暨基于多组学肺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阶段会议

时间:

年11月5日14:00-17:30

地点:

海南省海口国际会展会议中心1期会议厅

报名通道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biaowang.net/jbgs/104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